3773考试网 - 中考 - 各省中考 - 广东中考 - 东莞中考 - 正文

2018东莞中考志愿填报技巧和备考注意事项

来源:爱考网 [2018-6-3] [微信公众号查成绩:]
志愿填报技巧和备考注意事项
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副校长柴松方



焦点:做好中考填报志愿,要把握好一个原则两个基本点。
一个原则:所有的家长必须清楚,只有最合适、没有最好,或者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。


第一个基本点,是政策。大家要好好研读政策。在政策不明白的时候,孩子的班主任、级长、老师是权威的,不要道听途说。提醒学生、家长,找到老师和教育部门,就能找到最权威的答案。 


第二个基本点,孩子的成绩,就是实力。实力的评估很重要。孩子成绩的水平大概在哪里?学校在中考前都会组织几次模拟考试,要综合看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,光看一次不行,因为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。


中考报考志愿要在不稳定中找到稳定。一个是孩子的兴趣爱好,第二是考试成绩,第三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判定。判定要回到孩子所在的学校,过去几年学校整体中考成绩在全市的位置,你的孩子在这个群体中排名如何,大概能达到什么层次学校的录取线,这样就清楚了。


焦点:关于如何评估孩子中考的成绩?
要科学、客观评估,但预留余地。说白了,就是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。模拟的成绩,是必须要关注的。目前不管是私立还是公立,备考很成熟,家长不要怀疑。这个体系在初三这个学期和期末,会有不少于三次的模拟考试,包括统考和模拟。这三次的考试,简单的做法是平均,不管名名次和各科分数,做个平均。


使用这个成绩的时候,要和班主任沟通,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,有没有一定的可比性。一方面是横向比较,今年学校的模拟考试,横向和同类学校有没有可比性?我们很难保证所有的初中都是成熟的,只是一个面上的情况,这个需要家长问清楚。 另一方面是纵比,去年初三同时期考试的。老师很有发言权。两个比较体系,这就知道学生成绩的可信度。家长要和老师深入交流。


同时,孩子有哪些优势学科、劣势学科很重要。比如数学的稳定性是可以依靠的。孩子数学好,能力不会差,总会显示出来。数学好会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。数学可以排在第一位,用来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孩子数学好的话,就意味着他分数的稳定性就会高。英语相对也比较稳定,物理化学就比较稳定。其他的科可能不是很稳定,语文、政治和历史稳定性都相对较差。


预留空间怎么看?基于以上所说,当你知道孩子怎么考都不会垮的时候,他们可能会有超常的发挥。


一般来说,综合能力强,学习习惯好,身体心理素质好,平时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严格的孩子,在中考中会有上乘的发挥。680的水平考到710的,每年都会有。


但是,身体不太好的孩子,在压力下,在很热的天气的时候,身体没有保证,情绪、学习都很难保证,在考场很难超常发挥。能够考出自己最佳水平,已经是非常不错了。






焦点:如何缓解学生考前紧张焦虑的情绪?
建议学生们考前多想想在近期的考试中,哪一次考试成绩还不错,当时的感觉怎样,自己是怎样做到的,在考试状态、时间分配、题型处理等方面有哪些进步。多给自己一些肯定和鼓励。要明白知识已经被循环复习许多次了,各种类型的考试也考了许多。要坚信自己:该复习的都复习了,该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。只剩下给自己加油!


那么,如何进入考试状态呢?首先要保持充足睡眠,做一两件让自己开心的事,然后告诉自己:考试也就是这样了,没有什么好怕的。并做好考试当天的预案。
⑴头天晚上列出明天考试要准备的工具清单,准备好所需物品。
⑵考试当天比平常稍微提前一点起床,并保证早餐的营养摄入。
⑶入场前,可以和同学开开玩笑。
⑷试卷没有发下来之前,如果感到紧张,就告诉自己:紧张是正常的应激反应,然后采取一些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。


石碣袁崇焕中学班主任石琴



焦点: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,需要避开哪些问题?
首先,要稳,合理拉开志愿区间差。与往年一样,东莞中学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、东莞市第一中学、东莞实验中学、东莞高级中学、东莞外国语学校六大校的正取生及东华、光明的公办班只录取第一、二志愿,且录取第二志愿要提高30分,镇区普高录取后一志愿比前一志愿加多5分,第四五六志愿无分数差。建议两个志愿的区间差在10-20分为佳。


例如,梁同学想冲刺六大校,第一志愿填松山湖中学、第二志愿不要报高级或莞一中,否则录取第二志愿加30分是极不明智的,风险极大。反而填报六中、龙中等镇街重点高中保持梯度,更为稳妥。


其次,要排好顺序,善用名额。填报志愿时要根据先后顺序,认真参考往年志愿学校的分数变化情况,从高分到低分排序。第一志愿“跳一跳,够得着”,填孩子最心仪的学校,第一志愿选择比自身历史最高成绩高一至两个档次的学校并能“冲高”达到的;第二志愿应是自己喜欢、跟自己实力、平时成绩水平相当的;第三、四志愿应是考试发挥差一点仍能达到的;第五、六志愿应是中考发挥失常但保底的学校。


例如,去年我班王同学,平时模拟考680左右,第一志愿冲东莞高级中学,第二志愿报“东莞六中”,中间志愿“第三四五”参照“近三年中考录取分数线”由高到低分别填报“石龙中学、常平中学、东莞八中”,最终他中考以679分幸运地被东莞高级中学录取。有家长不免疑问,去年东莞高级中学录取线是681,王同学为何以两分之差仍赢得“高级”入场券?提醒各位家长:报考五大校还有一个重要途径——“名额分配”。去年我带初三毕业班46人,20人达六大校,考得好,也报得好。我校去年有4个考上东莞中学,其中2人就走的“名额分配”,因此是东莞户籍且孩子成绩又拔尖的家长,要关注并善用“名额分配”,多跟班主任老师沟通,听取各方意见。


第三,“一冲二稳三保底”是常用的法则,我也谈谈自己的操作实例。例如,一位随迁子女模拟考在720分左右,第一志愿可争取五大校110个名额;第二志愿可报第二梯次公办高中或民校公办班,比方说“按去年录取线”报考六中705(龙中、万江)、或民办学校公办班(南开710、莞美、光正等);第三志愿可以报第三梯次公办普高(例如二中680、八中、七中等),仍有优势;第四五志愿或发挥失常但能兜底的五中、四中等。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,那么第二志愿幸运地被705六中或710南开公办班录取,一旦发挥失常,第三志愿680的二中保底。


最后,还是要告诉广大家长和学生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不少家长和考生在选择普高、还是中职之间举棋不定。纠结于到底是读普高,还是选择中职?通常介于普高和中职成绩之间的考生,家长往往逼迫他们努力读高中考大学,孩子感到十分吃力,结果反而事与愿违。其实,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、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提前做好人生规划。例如有的孩子求知欲很强,今后想从事研究工作,家长应鼓励他努力考高中上大学;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,对机器人、电子、电机、烹饪、汽车等实践操作非常感兴趣,可以考虑中职。建议一方面激励孩子奋力冲刺普高,另一面不妨收集中职学校材料或实地参观,与学校取得接洽,做好两手筹备,理智对待。
微信公众号查成绩: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,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;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fjksw@163.com,我们将会及时处理。

您可能喜欢的文章

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申明网站导航手机版

© 2004 - 2018 3773考试网(琼ICP备12003406号 闽ICP备08106227号)

本站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,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: